1. 首页 > 美文摘抄

蝉趣 蝉趣民宿

过了夏至,天气渐渐热起来,一场暴雨过后,树上便有了蝉声,街头巷尾有了卖蝉人,于是想起孩提时代捕蝉的一些事情来。

炎炎夏日,农村孩子放了暑假,懒懒地写上几笔作业,除却下河洗澡“打水仗”,钓鱼摸虾遛瓜园,只有夜掏蝉蛹洞、日捕知了猴,才是漫漫暑假生活的主要内容。

阜阳地界儿有个习惯叫法,称蝉蛹是爬拉猴、知了猴,“金蝉脱壳”后则称知了、蛣蟟子。时间长了便知道蝉是一种昆虫,绝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地下,靠吸食树根汁液来获取养料,生命长度能达到十多年。一旦出土“华丽蜕变”后,靠吸食露水为生,进行脱壳、交配、产卵等活动,寿命就只有一两周的时间了。尾部肿如桃形带根“针刺”的是母蝉,而配有一对镜片“热呀……热呀”拼命叫的就是公蝉了。

天还未黑,大呼小叫地呼朋唤友到林子里寻找即将破土而出的蝉蛹。蝉蛹在出土前,地面上会有一个不太明显的小孔,低头搜寻,见有小孔,用食指挑开,便抓个正着。遇到洞深了,蝉蛹不肯乖乖上来的,用水浇,一会儿就冒出头来,顺手捏住,一提溜上来了。带有小铲子的,刨几铲子,洞便浅了,蝉蛹的身子露了出来,得手后,顺势扩大地盘找找“对门”,把蝉蛹邻居也捎带掏将上来。掏蝉蛹也是需要经验的,有的孩子会在不长时间里挖出很多来,也有的挖了半天收获的是那种小小的名叫“秋囊”(家乡话)的小型蝉蛹,小伙伴基本看不上。

蝉蛹大多在夜里从土里钻出,出来后,会设法找到一棵树爬上去。爬上去的蝉蛹,很快完成蜕皮,但蜕皮之后不会马上飞翔,还需要倒挂着徐徐展开双翼,让双翼从柔软变得坚硬。树林里,手电筒光柱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搂住树身转个圈,如果这只蝉被手电筒光照到,被我们抓到,投入装有锯末或沙子的瓶瓶罐罐里,便很难再“金蝉脱壳”了。

蝉蛹褪去皮壳后就是知了,会爬往树的高处。天渐渐变黑,公知了便嘶叫聒噪。想要捕知了,上上下下爬树是很危险的,无意中触碰到蜂窝会蛰你个皮肿肉痛;人爬树的动静也会让知了受到惊吓,一飞了之。于是找来一根长竹竿,用旧蚊帐缝制网兜套知了或者用面筋粘知了,顺带够些蝉蜕,一分钱一个,卖给医药门市部。那时物资匮乏,类似蚊帐的网状布料不容易寻到,也有箍扎塑料袋的,把网兜安扎在竹竿的前端,从知了的头部往下套,捕获率不是很高。最省事实用的,就是嚼面筋,抓一把麦子搁嘴里嚼,小河边搓洗搓洗就是面筋,粘到竹竿的上端,然后慢慢地向知了的翅膀靠近。知了都是顺着树干趴附的,竹竿从下戳上去,知了不容易发现。一旦被粘上,很难逃走。偶尔也有知了挣扎着飞起来,但因为翅膀上有面筋,身子不平衡,还是会落到地上。

蝉蛹连皮带壳用油煎了,是一道舌尖上的美味。知了壳硬难嚼,龙虾一般,取来脊背一丁点瘦肉,用油炸了,在当时也是一道野生“硬菜”。而今蝉蛹已实现集中饲养、人工繁殖,不再是餐桌上难得一见的美味。在知了正多时,买个百儿八十的,取水洗净,三二十个用保鲜袋装了,对些水,冷冻起来,有客来或过年节,做上一盘“油煎金蝉”,也是一道待客佳品。

儿时捕蝉仅仅是一种游戏,而今年届知天命,回首往事仍觉得充满无限童趣。

class="guide">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优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