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美文摘抄

读《水了解答案》有感 看了水知道答案的感想

苏木美文摘抄网整理的读《水知道答案》有感(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读《水知道答案》有感 篇1

今天带领班上的孩子们看了日本作家江本胜的《水知道答案》短短14分钟的视频。作者自1994年起,开始在冷室中以高速摄影的方式拍摄和观察水结晶,结果发现:看过爱与感谢,的水形成的水结晶呈现完整美丽的六角形;被骂作浑蛋的水几乎不能形成结晶;听过古典音乐的水结晶风姿各异,听过重金属音乐的则歪曲散乱;来自大自然的泉水可以形成美丽的结晶,我们城市引用的自来水却无法形成结晶水具有复制、记忆、感受、传达信息的能力,每一滴水都有一颗心易感、脆弱、单纯、洁净,如同我们的心

看到书中各种各样美丽的水结晶,心又一次被搅动了。我不禁惊叹宇宙的神奇力量,有时候看着看着不禁让我感动的'流泪。一幅幅美丽的水结晶照片,真的让人震撼,水会与人们内心深处最单纯、最纯净的部分产生共鸣,我们的心是水做的,我们的本质就是爱。看过爱的水结晶之所以能够打动我们的心,是因为它与我们的本质产生的共鸣。我们要感谢水,水是我们生命的源头,作为宇宙中的生命,地球的主人,我们更要怀抱一颗感恩的心。尽管语种不同,但无论看到哪个国家的语言所表示的感谢,水都会呈现出形状整齐的美丽结晶。

万事万物都有它独特的波动频率,水都能够感受到,但是看过讨厌和谢谢的水也能形成多一半轮廓的结晶,这说明正面信息的力量要比负面的要大很多。看过不幸的水的也能形成一半的结晶,这说明不幸是幸福 的前兆,波动就是有高潮和低谷,我们人就是要经历不幸然后才能达到幸福 。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波动并且相互影响,且相似的频率会相互吸引引起共鸣,形成形象潮。我们人类是一个很强的能量场,我们有自己特有的振动频率,并会吸引能与我们共鸣的环境、人和事。这与吸引力法则和心想事成产生了共鸣。

读《水知道答案》有感 篇2

与一位久未谋面的友人相逢,发现他变化很大。之前,他疾言厉色,愤世嫉俗、脾气暴躁,不易与人相处。如今他心态平和,礼貌谦恭,让人如沐春风。他说他是被一本书改变了命运:日本著名医学博士江本胜的《水知道答案》好奇的我也买来一阅。原来,这位医学博士从1994年开始了一项和水有关的实验,通过一连串对“水分子结晶”的科学探索,发现水竟有复制、记忆、感受和传达信息的能力。

比如,在装满水的瓶子上贴上“感恩”的标签,水分子的结晶居然像个“心”字;贴上“阿弥陀佛”四字的篆刻,水分子的结晶呈现七彩色,贴上“爱”与“感谢”的标签,水分子的结晶呈现完整的六角形;贴上“混蛋”的标签,水分子、几乎不能形成结晶;贴上“宰了你”时,水分子的结晶呈现出了一个孩子被欺负时的样子。。。。。。。为什么会这么奇怪呢?

老朋友解释道:“这里面蕴含着真谛,一滴水都能分辨出一个词语的美丑,更何况人。之前,我很浮躁这本书让我大彻大悟:世界徽尘,因心成体;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一切都随着我们心性的改变面改变。那个瞬间我懂得了,以前我眼中的不美和缺失,其实不是世界的不美和缺失,而是我内心的不美和缺失。”

朋友继续侃侃而谈,确有科学资料显示:人在受精卵状态时,99%都是水,出生后水占人体90%;长到成人时,这个比例减到70%;临死前大约会降到50%。从某种程度上说,人这一生都活在水的状态中。

得知这个事实,朋友感觉自己的身体也是一个容器,是一只装着水的瓶子。

既然水能读懂文字和语言,那些‘常年积累的怨怒’的标签,会在我的“人生中形成怎样丑陋的结晶啊。其实我的怨怒,不是在和他人、和世界过不去,而是在和自己过不去。书上说,在水瓶上贴上‘莲华经’的标签,水分子的结晶很像莲花。我想,如果我能常怀感恩、友爱、向善、宽容之心,我的心里必然也会盛开万朵莲花。”

原来,一滴普通的水,一个普通的水分子结晶,竟可蕴含纷繁的人生万象。初冬的晚上,我手捧清茶,再次打开《水知道答案》。书读完,茶喝空,我独自站到安静的月下沉思。

我能听到体内的水缓缓流动的声音,刹那间,自己仿佛成了一直装满水的瓶子。不管之前我给瓶子帖过什么标签,从此,我的标签将少有灰色的字眼,阳光、快乐、感恩、积极,我乡让自己的体内盛开莲花,呈现美丽的六角形结晶。

其实,又何止小小的个体?

我们的祖国,湖泊、河流、海洋占到很大面积,不也是一只巨大的装满水的瓶子?我们给祖国贴上的又是怎样的标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汉字“和”让人印象深刻,而无数手臂组成的展翅白鸽更让人心旷神怡--这样的标签,何其美哉,何其壮哉。

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七大洲、四大洋,地球的总表面积有5。1亿平方公里,其中海洋面积3。6亿平方公里,占地球总面积的71%。我们脚下这颗蓝色的星球不也是一只巨大的装满水的瓶子吗?我们,你们,他们,又将为它帖上怎样的标签呢?

答案不得而知,但是在那晚的梦里,我看见数以万计的莲花,盛开在这颗蓝色的星球上。

读《水知道答案》有感 篇3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做《水知道答案》。这本书是日本作家江本胜的作品。作者在书中用了122张水结晶的照片试图揭示——水也有感情。

从书中,我知道了:人如果给水写上一些美好的话语和发自内心的祝福,水就会形成十分美好的结晶。而如果给水看看美好的事物,水的结晶就呈现出十分精致的样子。相反,如果你在盛放水的瓶子上写上不好的词语,给它看杀人的画面,水的结晶就会变得很不美好,甚至非常丑陋。

作者用这样的实验告诉我们:做人要诚信友善,不能有邪念。热爱和平的人一定会有好报。而最高级别的量子物理学的科学家也已经证实了人的念头一直在影响着世界。人们每时每刻都在改变世界。当然,你怎么对待世界,世界就怎么对待你。周围的环境受着人类的影响。因为,我们与大自然就是一个整体。这是宇宙生命的真理。

我们如果把整个世界比作一杯水。全球有10%的人都不善的话,可想而知,整个一杯世界的水会坏到什么程度。

合上书本,我又开始了新的思考。水真的知道答案吗?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水结晶的变化只和温度以及湿度有关,与作者所实验的给水听音乐、贴字条是无关的。形成水结晶的实验进行了几千万次,而作者最终只挑出了其中的122次,并不足以说明所有的实验都支持他的观点。其他的水结晶如何呢?因为作者并没有给出,所以我们也无从知晓。有日本教授就出书《水什么也不知道》来反驳江本胜,并对伪科学的教育领域渗透表示出危机感。

而我认为:虽然我们现在还不知道水到底知不知道答案,但是终有一天我们会知道的。更多的科学家们严谨认真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也许,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将来的我们给出的。

读《水知道答案》有感 篇4

水,虽然千变万化,但在生活中是多么常见。每当它缓缓地在我们眼前流过时,有谁会觉得稀奇呢? 可读了《水知道答案》这本书后我被这寻常的水感动了,知道它也像人一样是有生命,有情感的。

作者江本胜对水作了一项神奇的科普试验。这个试验通过对没有污染的天然水说不同的话,告诉我们:水能听,水能看,水知道生命的答案!原来对水说不同的话会形成不同的水结晶,非常不可思议吧。看来水的感觉,丝毫不逊于人类。当水听到一些感谢、赞美、纯洁的语言时,它会结成规则美丽的六角形,完美的水结晶,晶莹剔透。而一旦听到粗暴、伤人的话时,水结晶就变得丑陋不堪,甚至有时会无法结晶。

看到这些,我深深地体会到语言在我们人与人的交往中是多么的重要,友善的话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创造和谐的环境;而恶意、肮脏的语言会对心灵造成创伤,留下伤痕。

在我妈妈的班中有这么一个小男孩,活泼可爱。不幸的是一只眼自幼就患有弱视,为了矫正弱视,只能佩戴眼镜,另一只眼整天用黑布蒙着。一次吃中饭时一位高年级学生看见了他,对其他同学说了句:“看,独眼龙。”正好被小男孩听到了。小男孩害怕大同学再叫他“独眼龙”,从这以后他好几天没敢戴眼镜。眼看视力一路下降,家长老师都急了,想尽办法问他,才知道事情的经过。在大人劝说下他又戴上了蒙着黑布的眼镜,可一到吃中饭他还是要拿下眼镜。不知这位高年级同学是否想过别人的感受?他随便的一句玩笑话给这位小男孩带来的是什么呢?也许是无法磨灭的自卑,使他失去治好弱视的信心;也许是一辈子都无法抹去的阴影……

我想在生活中,如果人人学会赞美他人,尊重他人。在让别人快乐的同时,也能给自己带来幸福。我相信爱和感谢可以净化每一个人的心。一句赞美,一个微笑,一次拥抱都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一滴水,寻常,却弥足珍贵。让我们以水为鉴,美好人心吧!

读《水知道答案》有感 篇5

水,是生命的源泉,人们一天也离不开它。同时,水也是一面镜子,能反映出事物的善与恶,能分辨世间的美与丑。《水知道答案》的作者江本胜让我们看到了122张前所未见的水结晶图片,向世人展示了一项震惊世界的科学观察,告诉我们:水能听,水能看,水知道答案。

水结晶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东西,从江本胜博士的研究看,只要是远离污染的天然水形成的水结晶,都是十分美丽的;而经过人工处理过的自来水无法形成水结晶。奇妙的是,水听了音乐竟会发生变化,例如,听了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的水所呈现的结晶,像这首明快、清爽的曲子一样美丽工整;听到对美充满深深祈望的莫扎特的《第40号交响曲》的水,其结晶也展现出一种华丽的美。最妙的是,听了肖邦的《离别曲》的水结晶,美得小巧玲珑,并分散成几块,令人惊叹。与其相反,让水听到充满愤怒与反抗色彩的重金属音乐,它的结晶的形状就都是凌乱而破碎的。更加奇妙的是,让水“看”各种文字它所形成的水结晶也有变化。例如,“看”到“谢谢”的水结晶,非常呈现出清晰而又美丽的六角形;看到“混蛋”的恶意的语言时的水结晶,就好像听到重金属音乐的水结晶一样破碎而零散。

水是多么神奇啊!看完《水知道答案》这本书,使我想起了以前的一位好友。她为人善良,乐于助人,常常做好事,每次她所在的学校举行捐款活动,她总是毫不犹豫地把自己辛辛苦苦积攒已久的零花钱全部捐了出去,一点也不留给自己,问她:“做这些好事是对的,为什么要一点也不留给自己呢?”她就笑着回答:“那些人比我更需要这些,如果可以尽量不用到的话,为什么不把它送给更须要它们的人呢?”她是多么无私呀!她总是只想着别人,不考虑自己,在她的口中永远没有脏话的影子,她说的永远都是礼貌用语。她就像那毫无杂质、天然纯净的水,会变成最漂亮、最完美的结晶!而那些出口伤人、怀有恶念的人,只能是破碎的、凌乱的结晶。

这本书让我们知道了生活中使用正确言语的重要性,使用友善、温和、礼貌的语言,会将事物带向好的方向;而恶言相对,则会带来不好的结果。水也能启发我们的思考,比如,当水“看”到“爱与感谢”时,会呈现出几乎接近完美的水结晶,让我们联想到“爱”与“感谢”是两种美好的情感,因此,我们更应该多一些“爱与感谢”,让大家每个人怀着一份“爱与感恩”的心,从一点一滴做起,创造更美好、和谐的世界。

水能映照出人心,它不仅仅是生命的源泉,更能引领我们走向美好的世界。它对善意的`言语都报以独具特色的美丽的水结晶,对恶意的言语却变得支离破碎。这些,正证实了“水能听,水能看,水知道答案”。

读《水知道答案》有感 篇6

今日上课时候,又一个老师把《水知道答案》这本书介绍给我们。那时候,我又想起了这本书里面那奇妙的水世界,所以在这一夜晚写出多年前读过这本书后的感受。

122张照片,十年的时间,作者科学地把水的灵性展现在我们读都的面前,让我们相信占地球上超过百分之七十的的水原来是“活的”。作者通过波动理论来实行一系列的实验,对比得出了令人为之惊讶的结果。

水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联系着我们的生命;而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情感又会对水产生不可思异的作用。我们到底对水知道有多少?我们对水思空见惯,熟视无睹:我们对水,一知半解,模模糊糊的。读了江本胜先生的《水知道答案》后,我才惊讶的发现,原来我们人类并不真正认识水。

同样的水,当我们对着它说一些关于爱或者感谢的话语时,水会呈现出完各种美丽无缺,晶莹剔透的形状。但是如果我们对着它说一些伤人的话,比如像是“浑蛋”、“***”等等,它就会变成一片丑陋不堪。同样的,如果让水听一些优美的交响曲,它会变得随着音乐的变化展现出各种美丽的形态,而让它听一些嘈杂的重金属音乐,它呈现出和听到“浑蛋”相似的丑陋形态。这也语让我们看到,原来我们的语言是有力量的。更有趣的是,水能判断出世界上哪国的语言更优美,比如,同样是对着它说“谢谢”这个意思,用中文、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讲,水的形状是不同的,有的呈现出更具规则性,更加的清晰晶莹,有的则没有那么的好看。

我觉得,这为什么会把书的名字叫做“水知道答案”,那是因为当水面对这个世界,它会直接的'用自己最真实的形状来回答这个世界。当所有人都弄虚作假的时候,它却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其实有很多人被问到一个简单的问题“你今天幸福吗”?可能有大部分的人都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否生活得幸福,也有的不敢真实地把自己的想法透露出来。我们都无法确定这一切一切……水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的内心,无论我们是悲伤还是快乐;照出了这个世界,无论这个世界是动荡还是和平。

我们人类本该知道这个答案。

读《水知道答案》有感 篇7

"勇气者"号登上了火星,它此行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寻找水存在的迹象,找到水,这颗神秘的红色星球上才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未来移民火星才不是一个天方夜谭的梦想。西方科学家说,水是生命的源头,最早的生命来自海洋,人类体内70%是水。中国哲学家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已经够尊贵够玄妙了,然而一本名为《水知道答案》的摄影集说——水的奥秘不仅于此。

从1994年起,日本医学博士江本胜开始拍摄水结晶的照片,他将从世界各地采来的水样放入冰箱,在冰即将融化成水的临界点,用高速摄影技术留下了一张张水结晶的奇异面孔——如果仅仅是完美无缺、晶莹剔透的六角形,那也没什么特别,奇妙的是,事先看过"爱和感谢"字样的水形成了华美庄严的结晶,看到"浑蛋"之类伤人的字眼的水则混沌一片丑陋不堪,听到巴赫作品的水如同乐曲结晶成相互联结的奇妙结构,若是听到嘈杂愤怒的重金属音乐水结晶的效果则骂它"浑蛋"类似……122幅水结晶照片,都在试图说明,天然水总能形成美丽的结晶,而人工处理过的自来水和放置在电视、电脑、手机旁边的水都无法形成结晶。更有甚者,水对人类创造的语言、文字(包括日文、英文、法文、德文、中文等等)、图像都有所感应,水对善意的信号都报之以独具特色的美丽结晶,对恶意的诅咒则惊恐沮丧。水竟然具有复制、记忆、感受、传达信息的能力。

江本胜博士似乎倾向于用量子力学的观点来解释水的这一特性。世间万物都是电子围绕着原子核的波动,水能对这种肉眼不可见的波动做出反应。他"耸人听闻"的实验结果,已经伴随着《水知道答案》这本书的畅销,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他的结论显然尚未在科学界得到广泛认同,有专家说,水对音乐的反应可以用声波反应原理解释,水对文字的反应则缺乏实证,难以让人苟同。的确,《水知道答案》并不是一本言之凿凿、天衣无缝的科普书,某种程度上它已经靠近了玄学,或许这与作者毕竟是东方人有关吧。但它提出的问题却不容忽视——让我们试着变换视角,让我们试着用水的眼睛来感受这个世界,那些战乱、纷争、种族歧视、欺压弱小、污染环境的行为立刻就能得到一个丑陋的映像,而所有的热爱、奉献、感谢、善良、和谐都能换取光华灿烂的美丽结晶。从这个意义上讲,《水知道答案》又是一本劝人向善的书。

水知道答案。以水为鉴,可以知人心。对于我们今天面临的疯狂世界,这是一个比到火星上找水更迫切的任务。

读《水知道答案》有感 篇8

说句老实话,这本书没读完。

之所以在没全部读完的状态下写读后感,我承认完成规定任务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觉得读了序言的那部分,就已经足够了。当我看到作者指出面对世界,要抱着“爱与感谢”的心态,这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根本途径时,我就认为不必再读下去了——因为我不需要被后面的论据说服,我相信作者的观点基于理想出发的——毕竟我现在是个VISION。至于那些美丽的水结晶照片只是使我制造一些好奇和赞叹出来。

不过,我也有一点迷惑。作者表示,嘉许的力量胜过批评和命令,但我们在小组里,一直要求彼此之间的挑战与回应,而大家给出的回应多半都是批评意味,我也同样如此。既然嘉许的力量更强大,为什么我们选择挑战和回应呢?当然我明白,这些工具的运用,不过是想帮助我们更清楚自己的位置,应该没有对错好坏之分。但无形中,就是感觉批评被运用得更多。

我想起自己读小学时,每学期的操行评语都有“骄傲自满不团结同学”的批评字样,可老师从来不知道,孩子身上的嫉妒心有多强,当孩子抱团结伙抵制一个人时,那个人有多无助,当然我只有独来独往保护自己了。我们的个性从小就被扭曲了,那个真我就这样被重重包裹。从小,我被批评得太多了,真的很讨厌被批评以及批评别人。

但是,我也许又在求认同?其实我可以给我自己认为合适的回应?而不只是批评?我可以有我自己的回应风格?不过会否被说成给别人开后门、合理化呢?做人做到今天,倒仿佛越来越不会做了。

我会经常想想“爱与感谢”,想想“感恩付出”,然后检视自己。从心出发,就不会错。

读《水知道答案》有感 篇9

在《水知道答案》这本书中,作者向我们讲述了水结晶的过程,呈现了一些美丽结晶的照片,在日本,这本书的作者江本胜曾经做过一次实验。这个实验,是让装在玻璃瓶中的水看文字,水是如何解释文字的含义呢?比如“幸福”的水结晶,堪称完美。宛如被整齐切割的钻石。“真漂亮”,当水看到这个词时,结晶形成了自然美丽的形状。可是,如果说“你不行”或“混蛋”,水便无法形成美丽的结晶,也许在大自然的词典里,根本没有“你不行,混蛋”这样的字眼。

同时,水还会听声音,如亚伦.鲁贝克的《心琴》1-6这段曲子形成的结晶全部形成了花纹细腻,且具有光泽的结晶,《音乐之声》中的《雪绒花》所形成的结晶清晰洁白正中央看起来像一面镜子……

既然,水也像人一样,能听,会看,又能结出美丽的结晶。可为什么还有人要伤害水呢?

请大家想像一下,如果这个世界没有水会变成什么样?

每当你走过一条河面漂浮着垃圾,散发着臭气的河时,你会怎么想?如果你是这条小河,谁来拯救你?

水供我们饮用,供我们浇花,供我们做家务…..水向我们奉献了那么多,为什么我们不能为水做些奉献呢?

当你看到有人随手把垃圾扔向清澈小河时,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当你看到有人用完水管没有关严,你会怎么办?

如果是我,我会把河里的垃圾打捞出来,还给小河往日的清澈,如果是我,我会把没关紧的水管拧紧……..

那你呢?是像我那样做,还是视而不见?

行动起来吧!让我们组织一个保护水资源小分队,我们一起把河里的垃圾打捞出来,把没有关紧的水管拧紧……

为了世界上还有更多的水,更多美丽的结晶,让我们一起:“节约用水,从我做起”,因为,每一滴水,都有一颗心!

读《水知道答案》有感 篇10

近日,在报纸上看到介绍一本日本作家江本胜着的《水知道答案》,看到这书名,我有种想一读为快的冲动。

《水知道答案》又一次揭示了精神与物质之间具有联系,这种联系不同于唯物论的"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也不同于唯心论的"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我们看到,精神与物质之间的联系是一性的。作者的波动论是他用自己的方法认识世界的方法,他发现了一个事实,就是精神是具有波动性的。既然精神具有波动性,说明精神是有物质载体存在的,从而进一步证明了精神与物质是一性的。其实,早已有科学家发现了人在思维的时候能够发出象大脑一样的物质,一般人发出的这种大脑形态的物质时间不长就散掉了。不管时间长也好、短也好,精神和物质是一性的是真实的事实存在,任何人都不能抹杀的。

这个世界多姿多彩,具有无穷的魅力,这是世界对于我们物质一面的展现,它对于我们精神一面的展现又在哪里呢?我们都知道了,精神与物质是一性的,世界对于我们物质一面的展现,其实就是对我们展现了精神的一面。我们好象并没有接收到世界对于我们精神一面的展现啊,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就在于我们自己!让我们想一想,人——看看自己吧,老是在想、嘴也在讲:多挣点钱,生活得更好;孩子要好好念书,长大了要有粗细;某某对我不好,这口气我咽不下;自己搞点什么名堂,出出名……很多人把追求达到什么目的作为自己生活的目标和乐趣,没有追求就没有乐趣,甚至还把"执着"当作人的优秀品质,这样的人,确实很难接收到世界对他精神一面的展现,这是因为他自己追求的想法所形成的物质早已经把他自己包围住了,想法越不好,这个物质的范围越大越厚,那么这个人就走向毁灭!

有这样的生活态度:一切随遇而安、随其自然;是我的,我就拿着,不是我的,我也不稀罕,也不追求;在个人利益受到损失的时候,还能一笑了之。一般都会说这样精神境界已经很高了。那么按照"精神和物质是一性的"道理来衡量,他在物质上会真的有损失吗?在我个人体验来看,没有真正的损失,反而一切都和和美美!

这不是阿Q精神,而是真正符合自然规律的做人态度,明明白白的做人,这样的态度不是我看这本书学来的,我在这里不是在宣扬这本书有多么多么好,我是说这本书的内容反映了"精神和物质是一性的"道理。

古人或老人有句话"积德"、"损德",这背后的内涵恐怕很少有人去琢磨了,也很难相信了。